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第四堂 爆發力訓練-生理機轉及增強式訓練(Part 2)


前面已提到,舉重(Weightlift)是全世界最具有爆發力

的運動,因同時有肌力(最大肌力)與爆發力的特質;




舉重選手的養成需要數年至數十年,因此一般選手需要學習

如何利用舉重動作的特質,有效的訓練爆發力,

而非成為一位舉重選手。過去找尋S&C的影,

常會納悶為什麼我看到的選手,不管是麼運動項目,

都在練習 Power Clean?! 當我漸漸搜尋文獻及親身練習,

我才終於明白舉重動作對爆發力表現是多麼重要,

這部分內容會在下一堂課中詳細的介紹。

以肌力與體能訓練大師 Dr. Kreamer 對於肌力定義:

肌力(Strength)是在某一特定動作模式及速度下所產生

的最大肌肉力量

因此,肌力訓練是具有其專項的特質,今天訓練等長肌力,

並不會有效的增加等張的肌力;同理,今天做了一個蹲舉

訓練,雖然這個動作會有幫助,但要符合真正運動場上

的動作,還是要執行和動作本身最像的動作,也因此發展出

所謂的複合式訓練(Complex training).

所謂的複合式訓練,主要是根據 Postactivepotential(PAP)

的生理機轉,但目前研究結果尚無統一的結論,

所以只提出這種方式給大家參考.


(圖一伸展反射Stretch Reflex
圖片出處:



(圖一)解釋的概念是伸展反射Stretch Reflex

和上一堂課中的本體感受器肌梭muscle spindle有關係,

當肌梭感覺到肌肉長度瞬間拉長時,會透過Ia神經纖維將

訊號傳到脊髓的背根神經,而使肌肉收縮的指令並不會

經過大腦,而是直接由脊髓腹根神經的α 運動神經將神經

衝動傳回,產生反射性的肌肉收縮,這個過程就稱做伸展

反射Stretch Reflex ,這種生理機轉和增強式訓練有密切

的關係(詳細描述請參考教科書).



彈性能(Elastic energy)釋放產生動能:

肌肉就如同橡皮筋,當肌肉被拉長時,肌肉-肌腱複合體

就能夠產生彈性能(橡皮筋被拉長時一樣) ,且隨後快速

收縮(像橡皮筋射出去)時,將所儲存的彈性能轉換成動能

進而產生位移。當肌肉被拉長時間太長 ,所儲存的彈性

就會轉變成熱能而散失掉;這就是執行增強式訓練時最重要

的概念,當肌肉瞬間被拉長而啟動肌梭的伸展反射時,

不能有太多停留的動作,否則肌肉-肌腱複合體的彈性能

將會流失,也失去增強式訓練的意義,好的增強式訓練,

選手看起來應該要像個大彈簧一樣,

有那種瞬間起來的感覺.

伸張收縮循環 Stretch-Shortening Cycle(SSC):

所謂增強式訓練,就是利用肌肉被拉長而瞬間收縮的機制,

來達到訓練爆發力的效果(沒有任何爆發力動作是緩慢的);

當我們準備起跳時,身體會先往下蹲,這時就是主作用肌

(//踝大肌群)產生彈性能的時候,隨著之後的起跳,

這股能量轉換成動能(能量守衡原理),因為肌肉會不斷的

重複伸展-縮短的過程,因此我們也稱這個現象

Stretch-Shorten Cycle(SSC)

其實只要仔細觀察,SSC存在於所有競技運動表現中

(投球時,身體會先往後伸展、推鉛球胸大肌會先被伸展、

跑步時下肢更是不斷執行SSC)


(圖二)
圖片出處:




(圖二)表示出三種不同型態的訓練,對於最大肌力和最大發力

率的關係,我們可以看到紅色虛線(重阻力訓練)的人,

最大肌力的部分有著最高的曲線,但在200毫秒時,

能夠產生最大發力率,卻是經由爆發力-彈性訓練的人;

前面提到對於大部分的運動項目而言,在最短時間能夠產生

最大力量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(只有少數項目是需要絕對的

最大肌力表現)。且未經過訓練的人,在最大肌力與最大發力

率的表現都最差, 這個研究成果再次證明訓練的專項性

(重負荷得到最大肌力、肌肉快速收縮得到爆發力表現).

增強式訓練計畫設計?

既然增強式訓練那麼好,那該如何去設計一個好的增強式

訓練,來提高爆發力表現的目的呢?  

以下將概要式列出一些設計的變項,

更詳細的內容可以閱讀教科書中的描述。

-模式(上半身、下半身、軀幹)

-強度(簡單至複雜)

-頻率(48~72小時)

-休息(5~10/rep  2~3/set)

-訓練量(落地次數、距離)

-適當的落地策略(Proper landing mechanism)

這邊要提醒的觀念是,什麼訓練都有正反兩面,增強式訓練

對爆發力有很好的幫助,但訓練的同時也會對骨骼肌肉系統

產生很大的壓力甚至是傷害(就像喝椰子水可降火氣,但餐餐

都喝就容易拉肚子的道理) ;很可惜的是,目前的研究成果

仍不足以對所有的訓練變相,提供良好的建議,這也曾經

在設計訓練計畫時困擾著我,於是我找了很多的資料,

最後我比較認同目前美國體能訓練的傳奇教練-奧瑞岡大學

體能總教練 Coach Radcliffe的論點:

他認為對於多數的選手而言,

重點不是在於跳得有多高,

而是在於選手是如何落地(Landing)

大家可以想想,有多少下肢傷害是發生在跳躍落地或落地

準備做下一個動作時發生的? 身為一個體能訓練專家,

若不能在訓練時教導選手正確的動作和觀念,

不就和訓練的宗旨:預防傷害背道而馳了嗎?

而像是小朋友玩跳房子的遊戲,不就是一種下肢SSC的表現

?所以我的觀點是:當選手已經學會如何正確落地

(單腳/雙腳) ,就可以依照NSCA的建議,設計漸進

(overload)的增強式訓練,仔細計算訓練量,

然後觀察選手的反應,這才是最真實的。

至於書上寫說一定要能在5秒內以體重1.5倍重量完成5

蹲舉,這樣的說法,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充滿爭議,

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,訓練的各種變相之間的關係

做深入探討.


(圖三)
圖片出處:



這是教科書中對落地時該有的姿勢的建議,要利用膝關節的

彎曲來降低落地時的衝擊。密西根大學的體能總教練 Coach

Favor認為,與其一直告訴選手這麼做,倒不如直接教標準

蹲舉(squat)動作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

大家想想,做蹲舉(squat)的下降動作,不就是髖、膝、踝

的同時作用嗎?!  屁股能夠往後坐,也代表選手擁有良好

控制骨盆的能力,比較需要注意的是,女生做動作時膝關節

容易內夾(膝外翻 Valgus),源自於較寬的骨盆及較差的

神經肌肉控制(或臀中肌無力) ,這是發生前十字韌(ACL)

傷害的危險因子之一,當執行增強式訓練時,

教練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(男生當然也會發生).

訓練器材

了解增強式訓練的生理機轉後,教練們應該用更開闊的思考

方式去設計訓練計劃及訓練的器材,以後講到增強式訓練,

不只有跳箱可以使用,只要符合無氧運動代謝需求(SSC的機

),任何想的到的訓練輔具器材都可以當成做增強式訓練

的好幫手。

(圖四)
圖片出處:


(圖四)只是列舉一些增強式訓練動作及強度變化的參考,

教科書中已經幫讀著做了詳細的歸類以及動作的示範,

我這邊就不多加以描述。 除了教科書上的第十九章有對於

增強式訓練做比較完整的介紹,但對於爆發力訓練的生理機制

及方法,教科書並沒有做特別的介紹(分散於各個章節)

如果有興趣的朋友,我可以推薦一本不錯的書,

Applied anatomy and biomechanics in sport




書中有對於爆發力做詳細的專章介紹,

並提供豐富的研究成果作為佐證,

希望大家能多多給我意見,謝謝!


* 引用或節錄限全文三分之一內,請注明作者、原文標題與連結。其他問題,請來信與我聯繫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